引力播:“网红”辅导员党的十九大精神巡讲“引爆”苏科大

2018年05月10日 09:14  点击:[]

   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后的第一个春天,一轮以“不忘成长初心,牢记时代使命”为主题的党的十九大精神巡讲活动正在苏州科技大学的各个校区展开。今天(5月9日),这团“精神热火”烧到了苏科大石湖校区,6名学校“网红”优秀辅导员就“理论中国”“信仰中国”“文化中国”“美丽中国”“幸福中国”“青春中国”6个话题与青年学生热烈互动,共同学习和践行党的十九大精神。
   
“网红”辅导员学习领会的党的十九大精神会有何不同?学生的接受和理解程度又如何呢?

     
   
“原创”让大学生更听得懂、更喜欢听
   
“老师,你去过十九大的现场?”还外加质疑的眼神。
   
“老师,学好马列,就能找到好工作吗?”
   
“老师,您不是又来喂我喝心灵鸡汤了?”
  
据悉,第一场巡讲在学校江枫校区举行,很多通知来听报告的学生是经受一番思想斗争的。按照思维的惯性,思想政治理论类型的讲座在他们看来至少不是一个轻松的话题。会不会像刻板的中学政治课堂,或者是一成不变的“新闻联播腔”,这场学校优秀辅导员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会究竟能好到哪里去呢?

      
  
环境学院党委副书记张菡、环境学院辅导员林于良、土木学院辅导员廖想想、外语学院学工办主任周茹、机械学院学工办主任伯洁、学生工作处周思颖是此次校园巡讲的主讲人,这是学校辅导员队伍里荣誉称号拿到手软的一群人。校领导给颁发了宣讲团讲师的聘书,红彤彤的聘书封面喜气而精致,而荣誉背后是重任在肩。
  
“要是前三分钟抓不住学生的兴趣点,那你就输了。”张菡,曾获得过江苏省辅导员职业能力竞赛复赛一等奖,“80后”的她是一名年轻的副教授,也是学生工作主政一方的学院党委副书记。“你知道的,他们也知道;你不知道的,他们中一定有人知道。”
  
“想和‘95后’玩信息不对称?那太难了!”周茹还说,有时候开班会,想扔出一个包袱,话才说了一半,台下已经有学生接上了。当时班会气氛“好尴尬啊!”
  
前不久,学校进行的一场大学生思想状况调查显示:“不但刷知乎、问百度、写豆瓣是他们的日常,多读书也成了他们的共识,90%以上的同学已经意识到读书是一个人成长的阶梯。”只是,如何讲好、讲透十九大精神,如何让当代大学生喜欢听、听得懂、能领会? 做好“供给侧”的重要性可想而知。“学生需要的是一种思辨,需要的是辅导员做一个观点的供应商。”林于良这么认为。
  
摆在几位讲师面前的是,不玩“原创”,台下就只有玩手机。如果辅导员只负责挠痒痒,年轻人就像美美做了个梦,醒来后能沉入内心的所剩无几,前路依然茫然和苛刻。6名讲师的备课过程注定是紧张而艰苦的。
   
“大道理”也是身边事、身边理
  
“64岁,210分钟,32000字,全程站立无休息……总书记尚且如此,我辈青年如何?”这是人文学院徐欢同学在党的十九大召开期间写的朋友圈,点赞和评论顷刻满屏。

      
  
提起十九大精神,学生们的热情普遍很高涨,提起《厉害了,我的国》《红海行动》,用同学的话说是“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息”。但要是精读3万多字的党的十九大报告全文,不少学生的理解程度还是有些不够。同学们对于“新时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四个伟大”“两个一百年”等报告关键词的关注度很高,同样困惑也不少。新思想、新词汇、新使命需要转化,辅导员和青年学生学在一起,讲在一起,悟在一起,正是此次宣讲活动的“初心”和最大亮点。
  
“理论中国”“信仰中国”“文化中国”“美丽中国”“幸福中国”“青春中国”,辅导员从这6个篇章对党的十九大报告进行解读。构建起科学的讲解体系,为青年学生读懂党的十九大报告,深刻理解领会内涵开了个不错的头。
  
“理论中国”篇章和大家分享的题目是“理论中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思政专业研究生毕业的林于良,读原著是他的日常,讲理论也是行家里手。在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之际,宣讲中他带着学生们一起学《共产党宣言》。宣讲会现场有听众在提问:“老师,为什么我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老师,为什么我学了很多知识,成绩依然不好?”林于良给出的答案是,“找对经典,潜心阅读,构建知识体系,远胜于在零碎的手机阅读中盲人摸象”“摆脱‘浅层学习’是实现真正提升的关键”。
  
廖想想向大学生们推荐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他在宣讲中说:“学习知识的过程中,离不开自己的消化与思考,更少不了知行合一”“到艰苦环境中去,才能在实践锻炼中激发潜能、积累经验,磨砺意志、增长才干,打牢成长的根基,像当年的习总书记一样,在基层历练、积累,铸就矢志不渝的理想追求”。

     
  
2017年,一则关于中国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获得了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的新闻被学生自媒体普遍转发和评论。周思颖的“美丽中国”篇章就是从塞罕坝林场开始的,但落脚点放在了“美丽中国,因你而美丽”。“同学们,我们这一代人,是美丽中国的建设者,更是美丽中国的见证者”“未来,环境将因你而美丽;中国,也将因你而美丽;世界,更将因你而美丽”,学生知道,美丽中国其实是要从我自身做起的,再宏大的国家规划,也是从个人点滴开始的。
  
如今,同学们也开始渐渐反感快餐文化,动不动就“一分钟了解×××”“一张图读懂×××”的噱头已经不受欢迎,或者光靠几句奋斗的口号也难以博得眼球。所有这些看似宏大的“大道理”需要可感觉,能触摸。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物质生活条件极大丰富,伯洁的解读是这样的:“幸福还是上午在上海,坐着复兴号,中午就能到北京吃上正宗的烤鸭;幸福就是出门不用带钱包,只要手机一刷,滴的一声,一切都搞定。”
   
不努力,感觉要被时代抛弃了
  
“打破小确幸、理解大时代是每个学子的必修课”,在“文化中国”巡讲中,张菡告诫同学们要走出自己的小天地,把握时代的脉搏并参与其中。“立志在创业大潮中闯出一番事业的青年人,如果连十九大报告勾勒的‘两个阶段’宏伟蓝图都不清楚,那是对投资人、创业伙伴、父母很不负责的做法”,张菡说。
  
创业很火,可不学政策,不知道国家的扶持方向,风险不可估计。张菡带来我校翟天麟同学的创业故事,翟天麟受邀参加央视《创业英雄汇》获意向融资300万的经历,引来场下惊呼一片。传媒艺术学院研究生翟天麟同学是400多年历史的“翟家大院撕纸”家族第六代传承人,她创办了翟家大院文化有限公司,还有幸受到了时任副总理刘延东的接见,她将亲手制作的刘总理撕纸画像送给了她。创业项目也成功入选青年红色筑梦之旅优秀项目,获得了习总书记回信。这是“文化中国”篇章里的一段身边的人物事迹。
  
“比自己优秀的人都在奋斗,我凭什么不努力?”网名“社会人佩奇”在新浪微博的评论。“很多同学这么想,宣讲的目的达到一半了。”学生工作处副处长李璟说。

     
  
“当我们的目光不再停留在‘娱乐星光’,而是创新的洪流与浪潮;当我们的荣耀不再停留在‘王者荣耀’,而是自己的真才与实学;这个时候的中国,将能把更多的‘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创造’,这个时候的中国,也必将为世界贡献更多属于自己的品牌和传奇!”廖想想以“青春中国:勇做时代的弄潮儿”为主题,从自己的经历、见闻出发,分享了学习十九大报告的心得。
  
青年学生对宣讲活动反响热烈,纷纷认为辅导员们为大家带来的宣讲更贴近校园生活,更符合实际需要,让同学们感受到接地气、“对胃口”。建筑城规学院研究生芃妍说:“虽然每个老师的宣讲比较简短,但是浓缩了党的十九精神与当代大学生最息息相关的部分。”土木学院2016级本科生梁洁颖说:“十九大展开了一幅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壮美画卷,过去5年中国飞速发展,未来‘中国速度’还将持续。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抓住大好时以昂扬的姿态迎接新时代、走进新时代、融入新时代。”
   
“不努力,感觉要被时代抛弃了。”商学院汪于杰同学说。
   
正确引领大学生价值观的良苦用心
  
学校门口有个商业广场,这里有许多的奶茶店:coco、一点点、厝内小眷村先后入驻,价格贵可味道也就那个样。一些不知名的小 奶茶店不知不觉地没了市场,关门大吉了。
  
学生工作处处长董巍峰说:“在的学生品牌意识很强,是‘网红’我就多看你一眼!这次组织‘网红’辅导员开展党的十九大校园巡讲,我们要打造的是大学生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的大品牌。”
 
苏州科技大学从2017年全部进入江苏省本一批次招生后,生源质量和层次提升很快,“如果跟同龄人中成绩的前20%的学生玩小儿科,那是自讨没趣。辅导员是学生的人生导师,宣讲要‘接地气’,但不代表要迎合喜好,重要的是引领他们到更高的人生境界。”董巍峰说。
 
现场宣讲的效果很震撼。但准备期很紧张,很折磨人,每位辅导员讲师十五分钟“脱口秀”反复在打磨和雕琢。学生工作处邀请了苏州104.8主播王然进校一对一地做发音指导。
  
在上次江枫校区的宣讲后,校党委王荣庆副书记做了点评,他表示,党十九大精神已得到我校青年学子们的深刻认同,并在心中生根发芽。“我们的辅导员互动还可以做得更好!”他也激励同学们:“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作为肩负伟大使命的新一代,要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咐,保持‘永不懈怠、永不停滞、勇于创新、开拓进取’的饱满精神状态,始终做到‘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苏报融媒记者 崔阳阳 通讯员 李思为  蔡宏 文/摄)

 


上一条:苏州科技大学打造校园文化精品培育名录库

下一条:大学生科技报:苏州科技大学“金秋苏科”科技文化节落幕


返回】 【关闭

QQ:
Tel:0512-69379050